分享
2025-09-02专业设置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成都、服务川渝、面向西南老龄事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养老服务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具备养老机构运营、老年社会工作、健康管理、养老产业规划等核心能力,能够在民政部门、康养酒店、社区服务中心、养老产业企业等领域从事管理、服务、研究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 5 年左右,通过知识更新和技术水平提升,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
目标 1:职业精神熟悉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爱岗敬业,精通岗位业务,了解养老服务管理的理论前沿和动态,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操作水平,秉持养老服务专业精神和价值取向,坚持求真务实、创新协作的职业操守。
目标 2:专业能力具备公共管理实践中的公共价值与利益分析能力、能够对社会问题进行建构与分析、能够为养老行业提供专业人力资源的能力。通过一线实务工作经验,具有实务能力,能够对养老行业进行前景预测、资源整合,实现一专多能,不断提升自身职业技能。特别掌握运动康复技术评估、老年健身指导方案制定等核心技能。
目标 3:社会责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是我国老龄化背景下建立和发展养老事业的急需人才,积极贯彻执行相关政策,坚持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积极投身养老服务事业,通过推广科学运动理念促进积极老龄化战略实施,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贡献力量。
目标 4:职业成就成为在各级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养老机构或涉老企业从事养老机构组织管理、老年社会工作等的高级专门人才,五年后成为掌握运动健康管理技术、能够协调医疗与养老资源、从事老年运动康复服务管理的职业活动的管理者。
目标 5:综合素质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沟通表达、协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领导能力和社会适应、更新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培养特色
1.理实一体在构建“课程-实训-实战”三级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通过整合课程,嵌入“理论—案例—实操”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依托康养实验室开设健康数据采集、适老化设计等实训单元,要求学生参与到养老服务的全流程操作;与企业合作共建“临床—管理”双场景实训基地,实施分阶段实践;同时深化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制,联合指导学生完成实训、调研项目,从而通过“教—学—做”一体化设计,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产教融合构建“六个共同”产教融合生态,通过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融入企业案例与临床标准的教材,组建由校内教师与企业专家构成的双导师团队,联合开展教学;共建康养实训中心,实行“学校管理+企业运营”模式;合作科研项目,共同开展科研攻关,推动毕业设计对接企业真实问题;并建立“学校考核+企业认证”双评价体系,最终形成“教育-产业-创新”闭环,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
3.体卫融合构建“运动-康复-养生”一体化技术培养路径,融入运动与康复医学知识,形成“评估-干预-效果评价”全链条培养体系;要求学生完成从测试到个性化方案制定的全流程操作;设置适老化健身指导、运动损伤防护等实训单元,与企业合作开展“社区老年体育节”等实战项目,强化技术应用与服务能力,全面增强体育与卫生健康领域的交叉融合与应用水平。